close
2015 年,今年在經過兩次強烈颱風的侵襲,咖啡樹折損不少,也包含了約5棵的橘子樹傾倒。補上這一陣子的晒完豆子的成果圖。處理方式為脫皮後,直接水洗沒有經過醱酵的程序,從這幾次的經驗判斷,豆子顏色比較深的,是因為太陽照射的時間長,另外一些比較白晳的,因為太陽比較小,而且秋冬的北風比較乾燥。等再過一段時間,收集的數據比較齊全後,再來看看從咖啡果實/日晒後/去殼後的 生豆淨重比例。
第一年收成的豆子,感覺上,生豆飽滿的程度並不是太好,我沒有測量生豆大小的盤子,所以不知道到底是幾目大小的 (note: 1目表示1/64英吋;一般常見的17~18目的生豆,就相當於6.75~7mm的直徑大小)。所以只能目測,生豆大小整體偏小,比較像是印尼曼特寧的大小,跟南美巴西或哥倫比亞的豆子比較起來,小很多。
全站熱搜